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步步高】2013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27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岳麓版

【步步高】2013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27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岳麓版_第1页
1/13
【步步高】2013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27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岳麓版_第2页
2/13
【步步高】2013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27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岳麓版_第3页
3/13
学案 27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标要求]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2)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3)1956 年,苏共“________”召开,打破了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迷信。2.主要内容1 农业方面)2 工业方面3.结果: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对其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破除这一模式。1964 年,赫鲁晓夫下台,改革随之告终。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主要内容(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__________。(2)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运用__________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2.特点:改革的重点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__________。3.结果: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1975 年以后,经济发展进入______时期。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背景(1)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2)______年,戈尔巴乔夫执政。2.主要内容(1)承认______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2)政府减少了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________计划指标。(3)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了所有制结构。(4)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______和承包,还出现了与国外合资的企业。(5)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也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__________。3.结果: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最终导致国内局势失控和苏联的解体。【问题思考】议一议 赫鲁晓夫推行大规模的开荒工作造成了什么后果? 读一读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前期是必要的,而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只是到了后期,因苏联领导人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调整生产关系,此体制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想一想 二战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都对苏联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辨一辨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考点一 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1.赫鲁晓夫上台后面临着怎样的经济问题? 2.为解决农业问题赫鲁晓夫做了怎样的努力?精讲 把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方面。改革的内容包括: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3.有的学者这样评价赫鲁晓夫:他的一只脚跨进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步步高】2013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27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岳麓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