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8.3.2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二)●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双曲线的有关概念.(二)能力训练要求使学生巩固对双曲线概念的掌握.(三)德育渗透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一切事物“变”是绝对的,而“不变”是相对的,从“变”中认识“不变”,以“不变”应“万变”.●教学重点双曲线的有关概念●教学难点从“变”中认识“不变”●教学方法师生共同讨论法通过对例题的共同讨论,使学生对形“变”而质“不变”有深刻的认识,达到突破难点之目的.●教具准备投影片三张第一张:课本 P106例 3(记作§8.3.2 A)第二张:本课时教案的例 4、例 5(或上节课后的思考题)(记作§8.3.2 B)第三张:本课时教案后面的预习内容及预习提纲(记作§8.3.2 C)●教学过程Ⅰ.课题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以及方程中 a、b、c 三者之间的关系,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些基本内容.[生]平面到两个定点 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为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师]其标准方程是怎样的?[生](a>0,b>0)或(a>0,b>0)[师]双曲线中 a、b、c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生]a2+b2=c2[师]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时关键是什么?[生]关键是确定 a、b 的值.[师]好,对双曲线的有关概念从同学们回答的问题看,大家掌握得比较好,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打出投影片§8.3.2 A)Ⅱ.讲授新课[师](读题)同学们已经作了预习,请回答在 A 处听到爆炸声的时间比在 B 处晚 2 s,能说明什么问题?[生]由于声音传播有速度,因此在 A 处听到爆炸声的时间比在 B 处晚 2 s,说明爆炸点距 A 处较远,且距 B 处较近,爆炸点到 A 处的距离与它到 B 处的距离的差是常数.[师]那么由此可以知道爆炸点在怎样的曲线上?[生甲]爆炸点在以 A、B 为焦点的双曲线上,且爆炸点在离 B 处接近的一支上.[师]甲同学分析的有道理吗?全面吗?谁还有不同意见?[生乙]我认为甲同学分析的虽有道理但不全面,由题意只能知道爆炸点到 A 处的距离与它到 B 处的距离的差总是一个常数,但未说明这个常数小于 A、B 两处的距离,因此,爆炸点还有可能在线段 AB 的延长线上或无轨迹.[师]乙同学分析的很好,看来他(她)对双曲线定义的掌握已经是非常熟练了,希望大家以后一定要勤于思考,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学习中形成一种争鸣的氛围,这样你们一定会有很大提高的.[师]对于第二问,大家要在第一问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