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课时 热力环流和风[学习目标定位] 1.绘制简单示意图,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掌握大气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2.利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解释城市热岛效应、海陆热力环流等现象。3.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成因。新知梳理一、热力环流1.概念:热力环流是由①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大气运动,它是大气运动的②__________的形式。2.过程(1)形成:地面③________(根本原因):A④____,B、C⑤____。大气⑥____运动:A 处气流上升,B、C 处气流下沉。大气⑫____运动(2)运动方向:请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大气热力环流的运动方向。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三种作用力(以北半球为例图)(1)图中 A 是⑰________________力,其特征是⑱__________于等压线,并由⑲____气压区指向⑳______气压区,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2)图中 B 是○________力,摩擦力与风向○________,可○__________风速。(3)图中 C 是○____________力,其特征是始终与○________垂直,使风向在北半球○____偏,南半球○____偏。2.作用效果(1)若只受 A 作用,风向○________于等压线,由○____气压区指向○____气压区。(2)若只受 A 和 C 的作用,风向最终与等压线○________,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________。(3)在 A、B、C 三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__________。思维激活1.古诗云:“何时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试解释巴山为何多夜雨。 2.(1)气压梯度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有何关系?(2)台风在登陆前风力往往很大,而登陆后风力迅速减弱,为什么? 探究点一 热力环流的形成及应用【探究活动】实验探究·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1.实验器材:长方形的玻璃缸 1 个(长 100 厘米,宽 30 厘米,高 40 厘米)、胶合板盖一个(一侧开有一个小洞)、一盆黄沙、一盆枝叶茂密的草皮、一束香、一个打火机、两个1 000 瓦的电灯、电源。2.实验步骤(1)将一盆黄沙和一盆草皮分别放置在玻璃缸两端。(2)用平整的胶合板把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3)将一束香点燃,放进小洞内。(4)将电灯打开。3.实验探究(1)观察烟雾的飘动情况,绘制出其简明示意图,并简要说明原理。 (2)利用这一原理,谈谈在城市发展中如何改善大气质量。 【反思归纳】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1)海陆风: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____,气温比海洋上____,近地面,陆地气压____于海洋,空气由________流向________,形成海风(如图 a)。夜间,陆地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