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 学年高中政治(课前自主导学+课堂互动探究+当堂双基检测)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3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课标解读按照课标,我们应该从传统文化精髓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中感受文化继承的价值。理解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落实策略课前:学生自主阅读教材,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的相关资料,准备才艺展示。课上: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当堂辩论法、才艺展示法。(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方式一:情景导入课件展示资料:中国的古代文化艺术,引导学生在看视频的同时进行识别、观察,尽量记忆,以便教师提问。看完视频后,教师提问导入新课。老师:同学们,刚才镜头中出现了我国哪些剧种?你们知道它们主要活动在哪些地区吗?这些剧种是否至今还在?你们还知道中国有哪些独特的艺术吗?面对这些濒临失传的艺术我们该怎么办?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要探讨的内容。方式二:话题导入“国学热”持续升温——从有大学开办国学院、国学讲座,到接连出现的少儿读经班、“孟母堂”、国学馆,以及汉服热、成人礼的兴起;放眼国际,从全球联合祭孔,到孔子学院在许多国家纷纷建立,以及汉语热在全球范围升温等等。国学一派热闹景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1●教学地位分析本框题所处的第二单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按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是从地域角度介绍文化的横向传播,即世界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交融与传播;另一条线索则是从时间顺序介绍传统文化纵向继承和发展;最后对两条线索进行整合介绍文化创新。本框题主要是介绍第二条线索的内容,重点学习传统文化的含义、作用和继承。它向前承接了在多元化的世界文化中,如何尊重和培育自己的传统文化,向后又为今天如何发展创新传统文化做了铺垫,是承前启后的重要内容。从现实的角度讲,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大的影响和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考点是高考的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