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课标要求:列举 1840 年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例举 1840 年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括出列强侵华的危害,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认识 19 世纪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过程与方法回忆初中所学有关知识,阅读教材有关文字及图片资料,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提高质疑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等,锻炼思维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学会客观、全面地评价、比较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提高掌握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形成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通过学习,培养适应社会变化,与时俱进,面向世界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培养学生宏观梳理列强侵华事实,并通过分析、综合和比较,概括出列强侵华危害的能力。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这一问题比较抽象,需要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辨证地理解。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两幅“清前期”与“清后期”的疆域图,引发学生思考“变化的原因”)师:这两幅疆域图有什么不同之处?生:观察回答。师: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旧日的辉煌不再,中国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步入存亡危机之秋。列强为什么侵略中国?中国为什么被侵略?在列强发动的一次次战争的推动下,中国怎样一步步走向灾难的深渊?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板书课题)讲授新课1. 国门洞开(板书)(多媒体:乾隆“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英国外交官马戈尔尼“中国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师:乾隆的话体现了什么观点?马戈尔尼的话呢?(引出“19 世纪上半期的社会背景)生:自由讨论后回答问题。师:这两句话准确的折射了 19 世纪上半期的社会背景:清朝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中国已经到了任人宰割的地步;西方在经过长足的发展之后,国力强大,经济发展迅速,急需更大的市场和原料产地。而中国正好能充分地满足他们的需求。1)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原因(板书)师: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