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伟大的历史转折学案2

伟大的历史转折学案2_第1页
1/4
伟大的历史转折学案2_第2页
2/4
伟大的历史转折学案2_第3页
3/4
画川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 主备人:王书香 第 周第 课 07、8、22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二 伟大的历史转折(2)课程要求 概述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学习要求1.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2.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3.感受对外开放带来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梳理1.对外开放的含义: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这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2.内容: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扩大对外贸易往来,吸收国外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学习外国先进经济管理经验。(“走出去,引进来”)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经济特区含义: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 和 的地方。特区“特”在实行特殊的 。目的:更好的吸收和利用外国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立:1980 年先后建立了 (最早,一夜崛起的城市)、 、 、 ,1988 年建立 ,至今共五个经济特区。建五特区的条件:①②③作用:是全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是我国对外开放全面开展的“突破口”(2)经济技术开发区: 年开始建立,主要以 为主, 为主, 为主,具有 特点。是新型的经济区,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3)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技术开放区① 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 个沿海港口城市。其中最南: ,最北: ,江苏境内: 、 。② 随后相继把 (闽南三角区)、 、 、 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③ 到 1992 年形成了 。(4) 年,开发、开放 。 被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1画川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 主备人:王书香 第 周第 课 07、8、22目的: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原因:⑴上海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⑵地理、交通、人才和产业优势。⑶国家的优惠政策。地位:浦东新区成为中国 90 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5)内地全面开放: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伟大的历史转折学案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