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15 届高考一轮复习 数列(三)等比数列教案 理知识梳理:(阅读教材必修 5 第 36 页—45 页)1、等比数列的定义: 。说明:等比数列{}中, q ;等比数列{}中,若 q则各项符号相同,若,则各项的符号正负交替出现。2、等比数列判断方法:①、定义法:②、等比中项法 :=;③、c (c、q 均 0); ④=k(-1),q 1,k。3、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及前 n 项和:通项公式: ;前 n 项和公式: ; 说明:(1)、知道,n,,,这五个量中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2)、 ===c,当 q 是不等于 1 的正数时,y=是一个指数函数,而 y= c是指数型函数。4、等比中项: ;5、等比数列常用的性质:(1)、{}是等比数列,则{}(p);{};{};{};{};仍是等比数列。(2)、;(3)、等和性:若 m+n=p+q(m、n、p、q)则 1(4)、等比数列{}中,等距离抽出的子数列依然是等比数列,即,,,…为等比数列,公比为 ;(5)、片段和性质:若是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且则,,,…成等比数列,公比为 。(6)、三个数成等比,可以设 ,a,aq (q 为公比)(7)、单调性:,0时或,时,{}是增数列;,时或,0时,{}是减数列;0 时,为摆动数列;当 q=1 时,为常数列。二、题型探究[探究一]:已知等比数列的某些项,求某项例 1:已知{}是等比数列,=2,=162,则 13122 ;[探究二]:已知等比数列前 n 项和,求项数。例 2:(1)、已知,=93,=48,公比 q=2,求 n;(n=5)(2)、已知四个实数,前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后三个数成等比数列,首末两项之和为 37,中间两数之和为 36,求这四个数。(12,16,20,25;24.75,20.25,15.75,12.25)[探究三]:求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例 3:求等比数列 1,2,4,8…中,从第 5 项到第 10 项的和。2例 4:已知,最小,且+=66,+=128=126,求q,n.( q=2,n=6)[探究四]:等比数列的性质例 5:已知,=54,=60,求(182/3)例 6:已知满足=(a 为常数,且 a,a 1)(1)、求的通项公式;(2)、设=+1,若{}是等比数列,求 a。(a=1/3)三、方法提升1.等比数列的知识要点(可类比等差数列学习)(1)掌握等比数列定义=q(常数)(nN),同样是证明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的依据,也可由 an·an+2=来判断;(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a1·qn-1;(3)对于 G 是 a、b 的等比中项,则 G2=ab,G=±;(4)特别要注意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