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1)材料:____型(有毒)和____型肺炎双球菌、小鼠。(2)原理:____型细菌使小鼠患败血病而死亡。(3)过程(4)结论: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中,含有某种促成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的“________”。判一判 (1)格里菲思实验结果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2)S 型细菌和动物肝脏都能合成多糖( )(3)(d)组死亡的小鼠中提取到的细菌全部是 S 型细菌( )2.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1)原理:对 S 型细菌的成分提取、分离、鉴定,并与____________混合培养,以观察各成分的作用。(2)过程(3)结论:____才是使 R 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 DNA 是转化因子,是遗传物质。拓展提升 如何辨析培养基中 R 型和 S 型细菌?(1)制作装片,显微观察是否有荚膜结构。(2)培养形成菌落——培养基中两种细菌不断增殖形成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可以区分——肉眼即可辨别。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原理:T2噬菌体以自己的______为模板,利用______体内的物质合成自身组成物质而实现增殖。2.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标记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用____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 DNA。3.材料——T2噬菌体4.过程 5.结论:在噬菌体中,保证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______,即 DNA 是遗传物质。[比一比] 与艾弗里实验比较,两者共同的实验设计思路是什么?[练一练] 有人试图通过实验来了解 H5N1 禽流感病毒侵入家禽的一些过程,设计实验如图: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 H5N1 病毒的放射性及 S、P,表中对结果的预测最可能发生的是( )选项放射性SPA全部无全部 32S全部 31PB全部有全部 35S多数 32P,少数 31PC少数有全部 32S少数 32P,多数 31PD全部有全部 35S少数 32P,多数 31P1.教材 42 页中第一段:当时人们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理由:①蛋白质结构、功能多样性;②与性状关系密切;③氨基酸不同排列组合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2010·江苏卷,4 改编)2.教材 43 页中图 3-2 和教材 44 页中图 3-3,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3.教材 45 页中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图解及相关文字信息。 考点 54 实验技能提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2011·广东卷,2)艾弗里和同事用 R 型和 S 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实验组号接种菌型加入 S 型菌物质培养皿长菌情况①R蛋白质R 型②R荚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