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阳实验高级中学 2013 届高考语文 经典作文 陶渊明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 1掸拭去历史长卷的尘灰,在一个称为魏晋的荒唐年代,于纷繁俗世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卓然独立、高标逸志的文人墨客——陶渊明。他穿越田园,或棹孤舟,或命巾车,指话桑麻,躬耕西畴;他含觞赋诗,琴瑟乐心 ,或倚南窗以眄庭柯,或流休憩以矫首。好一个圣洁、飘逸、浪漫、悠游的隐逸诗人之宗。历览各朝代,我感到了无比的沉重,中国古代的读书人的命途大多多舛。他们头悬梁,锥刺骨,在书海中挣扎.忘不了挑灯夜战的身心疲 惫,忘不了十年的寒窗苦读的劳心费力,更忘不了鱼跃龙门,考取功名的朝思暮想。但诸君请看,万千的莘莘学子之中又有多少个是天之骄子,地之宠儿,又有多少个能够春风得意,一日游尽长安街呢?从张继的《枫桥夜泊》,可以真切窥探到文人落第,日夜思量的理想如泡沫幻灭的痛苦。这是文人的悲哀。但是,更大的悲哀还在后头,身处多变的官场犹如浮沉的 萍,飘飞的絮,或许你朝陪九重天,但是夕贬路八千。而谁又能预测呢? 古时的文人大都受儒家积极出世、兼济天下思想的影响,学而优则仕。陶渊明年轻时亦曾发愤攻书,发出“少年壮且历,抚剑独行吟”踌躇满志的感慨,可惜的是壮志凌云的他又为何偏偏生长在这个不得意的魏晋时代呢?天意弄人乎?既然不能处庙堂之高,惟有处江湖之远,将满腔万家忧乐之心藏于心底,抚凌云而自叹,举杜康而空嗟,空怀满腹诗书,一身才华而无路请缨。悲哉!非文人投笔从戎,战死沙场不可?为了气节,文人的铮铮傲骨,陶渊明一挥袖,不为五斗米折腰,高吟归去来兮。他归隐了,带着满腔的悲愤与无可奈何。世与我而相违,心为行役,奚惆怅而独悲?命运似乎和他开了一个玩笑,经历风霜类日的无情对待,他又回到了过去。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一切似乎都没有变,变的只是他的心灵。退隐后,儒家的安贫乐道、君子固穷又成了他的精神支柱。他娱情诗酒、崇尚自然,尽享天伦,体验农趣。相对于在污浊的官场里挣扎,他的归隐是莫大的解脱,他找回了久失的纯真与怡然。或许,我们应该感谢那个告诉他“应束带见之”的官吏,是他使陶渊明最终决绝了仕途,归隐田园。要不,中国的文化史上将少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纵观陶渊明曲折回环的人生历程,他失去了太多,太多。然而,他又收获了许多,许多。他于人生最不得意最困顿的低谷中发出了人生最豪迈最壮烈的吟咏,惊天地,泣鬼神,响彻了千年。人是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