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 2013-2014 学年高中语文 琵琶行(第 1 课时)学案 鲁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赏析作者描写音乐的高超技巧;2.掌握文中相关文言常识;3.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课文意境。 4、背诵默写课文。学习重点:掌握文中相关文言常识。学习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一、回顾预习:3.相关背景。《琵琶行》为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长恨歌》齐名,且流传很广,唐朝时就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的传说。“行”是古体诗的标志之一。白居易由于早年避乱江南时与人民较为接近,对政治的混乱和人民的疾苦有较为深切的感受。所以在他担任“左拾遗”期间,曾怀着“达则兼济天下”的志向多次上书请求革除弊端,并写了大量讽喻诗反映民间疾苦。这样就得罪了当时的权贵。元和十年,获“甚伤名教”、“不宜治郡”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对此诗人既愤慨又伤感。到江州后的第二年(公元 81 6 年),白居易便创作了这首著名的长诗。4.词语辨析 注意读音铮(zhēng) 悯然(mǐn) 转徙(xǐ) 浔阳( xún) 枫叶(fēng) 瑟(sè) 捻( niǎn) 霓裳(n ícháng) 衣裳(shang ) 红绡(xiāo) 钿头银蓖(diàn bì) 谪居(zhé) 还独倾(huán ) 间关(jiān)谪:迁谪 拨:挑拨 捻:捻线滴:滴水 拔:拔草 鲶:鲶鱼嫡:嫡传 泼:泼水 稔:熟稔二、自主、合作、探究(一)谁解琵琶语 1.白居易的《琵琶行》以描写音乐而著称,自唐以来历咏不衰。请找出文中描写音乐旋律最精彩集中的部分。 明确:第 2 自然段。齐读。2.提问:这几段琵琶旋律可以分别用哪些诗句来描写?其特点是怎样的?学习 指导结 合 课 下 注释看课文,解决 字 音 和 词义。首 先 独 立 思考,然后小组讨论。1①“大弦嘈嘈……大珠小珠落玉盘,”可描写第一段旋律,其特点是流畅欢快。②“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可描写第二段旋律,其特点是由流畅欢快到凝重沉咽。③“银瓶乍破……四弦一声如裂帛”可描写第三段旋律,其特点是激越清厉。3.提问:请同学们结合下文内容,根据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整理出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明确]:整个曲调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奏”:“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独守空船的琵琶女,埋头理弦,拨弄出的音符不成曲调,却是深情而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