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第一中学人教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 3-1电阻定律学案新授课学习目标1、理解电阻定律和电阻率,能利用电阻定律进行有关的分析和计算;了解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2 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导体电阻的决定因素,培养学生利用实验抽象概括出物理规律的能力。重点电阻定律及利用电阻定律分析、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难点利用实验,抽象概括出电阻定律教与导学 案备注提出问题教师点拨,指导1教师总结小结学生练习学习小结作业问题:1、选购的任务:这里有三种线材,(Φ4 的铜芯线、Φ1.5 的铜芯线 和·Ф1.5的钢丝线),如果“不差钱”,你会选购哪种?说明你的理由。问题: 2、仔细观察 25w 和和 100w 的灯泡,试区别它们参数 以及灯丝粗细,两个灯泡正常工作起来后,亮度是不同的,说明电阻不同,从这两个灯泡,可以想到电阻与什么有关?说明 1、控制变量法: 物理学中,如果想研究一个量与其他几个量的关系时,可以采用保持其他量不变,只让某一个量发生变化去研究量的变化规律。问题: 3 如何控制变量2、实验探究电阻定律实验电路:结论:(1)研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2(2)研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3)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3、电阻定律:(1)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的电阻 R 跟它的长度L 成 ,跟它的横截面积 S 成 ;导体电阻与构成它的 有关。(2)数学表达式: 式中 ρ 是比例常数,它与导体的材料有关,是一个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称为材料的电阻率。(3)电阻率 ρ:(1)电阻率是 的物理量。(2)单位: 符号: 例 1 如图所示,厚薄均匀的矩形金属薄片边长 ab=10 cm,bc=5 cm,当将 A 与 B 接入电压为 U的电路中时,电流为 1 A;若将 C 与 D 接入电压为 U 的电路中,则电流为( ) A、4 A B、2 A C、 21 A D、 41 A例 2 某用电器离供电电源距离为 L,线路上的电流为 I,若要求线路上的电压降不超过 U,已知输电线的电阻率为 ρ,该输电线的横截面积最小值是( )A、ρL/R B、2ρLI/UC、U/ρLI D、2UL/Iρ【课堂检测】1.下列关于电阻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当温度极低时,超导材料的电阻率会突然减小到零 B.常用的导线是用电阻率较小的铝、铜材料做成的 C.材料的电阻率取决于导体的电阻、横截面积和长度 D.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2.一粗细均匀的镍铬丝,截面直径为 d,电阻为 R。把它拉制成直径为 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