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考场作文写得又快又好?本来写作的快与慢,因人而异。有人下笔千言,倚马可待;有人字敲句琢,细活慢功。但考场作文临场公布考题,限时统一交卷,逼得大家都要成为捷才。 怎么办? 不妨借鉴古今传诵的捷才之士的作文方法。 诗人王勃,“初唐四杰”之首,一篇《滕王阁序》技惊四座,传为美谈,可谓典型的捷才。不过他写《滕王阁序》也不是拿笔就写,笔落惊人的。《新唐书·王勃传》便记载道,王勃在动笔写《滕王阁序》之前,先研墨数升,然后以被蒙面而卧,思索一段时间,忽然坐起,挥笔疾书,一气呵成。 王勃的创作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他的作文方法可以概括为八个字:袖手于前,疾书于后。 一、袖手于前 “袖手于前”指在正式动笔之前,对文章进行通盘思考。捷才不是一味的“急”,他也有缓,缓在落笔前。缓是周密构思,缜密谋划。 谋划构思什么? 首先,要仔细审题。话题作文给予学生的“优惠”之一就是淡化审题。但,淡化审题,降低审题的难度,不等于不要审题,更不意味着写作时可以天马行空、率意而为。事实上,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一步,审题不慎,导致偏题、走题,作文依然“满盘皆输”。考试时心理紧张在所难免,为了定下心来一字一句把题目看清楚,我建议同学们运用指读法:用手指着,一个词、一个词地“慢”读。那些关键词语可以用铅笔圈出来,以强化自己的定向注意,免得心中一慌,丢三忘四。 请看 2005 年江苏扬州中考试题: 车让人,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人让车,让出一份文明;人让人,让出一份友爱。在现实生活中,这类“让”的现象实在很多。在家庭中,可以让出浓浓的亲情;在校园里,可以让出深厚的友谊;在社会上,可以让出和谐的天地……请以“让”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不得抄袭;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假如你是考生,看到如上的作文话题,首先读提示语——这段提示语由交通安全宣传触发,落脚点在建立“和谐”社会,“和谐”是一个关键词,划下来;再读话题——“让”,谦让、忍让、退让、避让,这些理解都在话题之内,但“别管他,让他去”(听任)、“老师让我当班长”(指令)里的“让”就偏离题义了,“让”的意思要准确把握,划下来;还要读要求——“三自”原则,熟悉,咦,其中“文体自选”没有说“诗歌除外”,可以写诗歌的!好,划下来。 提醒一句,圈划的字迹,审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