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张寿康《怎样读书收获大》是鲁宝元同志为青少年读者写的一本好书。近几年来,宝元同志对“阅读”这门语文学科是很有研究兴趣的,译过不少篇国外语文教学有关阅读方面的学术论文,写过有质量的有关阅读学的论文,我觉得由宝元同志来给青少年写阅读指导的书是十分合适的。我读了《怎样读书收获大》这本书的初稿,感到这本书具有知识性、指导性和趣味性。知识性说的是书中讲阅读理论和阅读方法的时候,蕴含的知识是丰富的,探讨了阅读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引有古今中外的名言和事例,这正是宝元同志平日阅读和研究的结晶;指导性说的是书里讲的“为什么要重视读书”和许多章节讲的阅读的步骤和方法讲得都十分切实,有道理,有实际,能对青少年读者起指导作用,青少年读者如果能够认真去做,定会受到极大的教益;趣味性指的是语言不平淡,事例多幽默,一定会让读者手不释卷地读下去。这本书有此三性,我想受到青少年读者欢迎是可以预期的。善于读书是一种能力,研究读书这种实践活动的规律是一门科学。自古以来,学者都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荀子论述的劝学,北齐颜之推论述的勉学,这“学”当中都有读书的内容。古语说:“幼而好学,如日出之阳。”(见汉代刘向的《说苑》)这句话形容了幼年学习读书的重要和效益。我想,我们读书,首先是为了明理,要学习做文明的人,要“见贤思齐”,“择其善者而从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高尚的情操。这样,将来长大以后,大约就不会再重男轻女,就不会让巫婆治病,就不会违法乱纪,更不会去烧香磕头,求神问卜,而将是一个誓为祖国摆脱愚昧,为建设两个文明而奋斗的战士。比如我们读了下面一段文章:“中途离去毕竟是不堪的!然而,筑英,我时时感到慰藉的是,你的这四十三年,活得清清白白,活得实实在在,活得像个硬汉子。不错,我们很少流连于花间柳下,也没有享受过富贵荣华。可是,你却真正地体味了奋斗与得胜的大苦大乐。我知道,如让你重新选择,你还会这样生活。而我,就算再有一百次机会,也还是选你做丈夫。”这是路长琴同志写的悼念她的爱人蒋筑英同志的散文《永存的慰藉》(见1982 年 11 月 17 日《光明日报》)中的结尾。这是人间的至情文字,读过以后,催人泪下,不是有一股力量让我们也应当在蒋筑英同志那样地生活吗!再则,我们读书,为了开阔视野,掌握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激发和坚定我们进一步探索文化科学奥秘的愿望和志向。陈毅同志曾谆谆教导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