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定理教学设计思想:动能定理是牛顿第二定律的进一步应用的延伸与扩展,是把状态量和过程量相联系的一个重要规律,通过对动能定理的学习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用状态量解决物理问题的便利性和正确性。本节内容的理论性非常强,同时和解决实际问题联系非常紧密,某些用过程量不能解决或不方便解决的问题,用状态量的思想却能轻易解决。学生对动能定理得完全理解和某些技能的形成必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逐步形成和完善,所以本节内容的例题讲解和学生练习应该占据足够份量。正确物理规律的形成,必然经历一个“推理猜想——实验验证——理论推导与证明——实践检验”的过程。在设计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一完整的规律形成的过程,在应用三个实例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后得出初步的理论猜想,再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验证理论猜想的正确性,才进行比较严密的理论推导,得出动能定理本着举一反三和对教学过程、教学素材充分挖掘利用的原则,也为了让学生更加充分理解物理学科的科学严密性。对功能关系更深一层的体会和理解,在实验总结阶段,启发学生思考怎样运用本实验验证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一思想,让学生去体会能量通过做功这一形式发生转化和转移。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导出动能定理。2.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能用动能定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3.知道动能定理的解题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动能定理计算功和动能的变化。 领会不论外力是否为恒力,也不论物体是否做直线运动,动能定理都成立。掌握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的计算,理解“合外力所做的功”的含义。领会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会用动能定理解决情景比较复杂的力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推理、实验探究验证、理论推导、应用计算、体验形成正确的物理理论的科学过程和方法。2.通过绘制 ΔEk——W 图像,进一步体验用图像处理数据寻找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通过实验设计、选择器材,体验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的方法用心 爱心 专心(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经历实验过程,体验科学实验探究过程的艰辛与喜悦,并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2.体验用图像方法寻找物理量之间关系的乐趣,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养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