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三暑期辅导:化学 用分类法将知识条理化 随着暑假的到来,对于将要面对 2011 年高考的同学们来说,也迎来了一个备考的“黄金期”。充分利用好这个假期,未雨绸缪,整体谋划好高三全年的备考策略;同时,利用时间相对较长又可以自主支配的这个假期,针对个人的实际,为新学期做好学习和复习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提升训练,赢在“起跑”,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市实施新课程标准、使用新课标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已经四年了,天津市自主命制的、针对新课标的高考(以下简称“新高考”)也已进行两次,但仍然有许多师生对“新教材”的学习和“新高考”的应对感到不适应。因此,许多即将步入高三的同学对后面的学习感觉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安排自己下一段的学习生活。的确,“新教材”相对于旧教材,特点很鲜明,能够打破常规,着力提倡和引导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体现了教与学的新理念。但是,从化学学科的角度来看,若几本教材的衔接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学生到了高三感觉自己的知识体系不够完善,甚至有些同学感觉脑子里几乎空白。在此,笔者为同学们在暑期的化学学习安排提出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一、明确高三复习的内容 目前同学们使用的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全套共 8 册),其中大家学过的(也是高考要考查的)有 5 册:《化学 1》《化学 2》《化学与生活》《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前两册属于必修模块(属会考范围),后三册属于选修模块。《化学 1》中的四章知识(包括从实验学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在后面的三册选修教材中基本不再涉及,而《化学 2》中的知识(包括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有机化合物、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在选修模块的教材中基本上均有对应的深化、拓展和提高。因此,同学们应当注意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在知识上的内在联系。从近两年的高考试题也不难看出,许多试题源于“新教材”,许多新的知识(相对于旧教材而言)在题中均有体现,而且出现的频率和分值均较高,如:维生素 C、阿司匹林、盖斯定律、H2O2 的催化分解、Mn2+是高锰酸钾与草酸反应的催化剂、化学平衡常数、酸碱中和滴定、盐类水解在生产中的应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烯烃的顺反异构、核磁共振氢谱、烯烃和醇的命名、海水提溴等等。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要关注“新教材”、落实“新教材”。但是笔者却接触过不少高三学生,他们手里的教材与新书无异,几乎没有翻看过。这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