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讲学案学习目标:解时代背景,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析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认清封建军阀及走狗文人的凶残下劣之本质;理解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技巧,学习爱国青年的坚毅、勇敢的献身精神。重点和难点的把握 1.整体把握文章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2.揣摩文章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领会文章的思想主旨。教法和学法的预设1.以点拨与讨论为主要教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2.以品读与探究为主要学法,培养学生合作研究意识。学法指导: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体悟作者的情感,并尝试概括文章特点。学习过程:课前预习●导学:一、知识要点 1、题解 本文是鲁迅先生为纪念“三·一八惨案”中死难烈士写的一篇文章。在这一惨案中爱国青年、鲁迅的学生刘和珍等人遇难了。这给鲁迅带来了莫大的悲愤,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的热血青年进行中伤、诬蔑,致使鲁迅悲愤之极,他认为当日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他在《无花的蔷微之二》的结尾中还写道:“如果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以往的史实教过我们,将来的事情便要大出于屠杀者的意料之外——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出更大的利息。”鲁迅先生在这里深刻地指出了烈士死难的意义,预言了革命的发展。在“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写了一系列的文章,《记念刘和珍君》是其中的一篇,文中悼念并赞扬了刘和珍等一群渴求真理、富于斗争精神的爱国青年,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阴谋虐杀革命青年的凶残暴行和走狗文人无耻的流言,激励人们起来斗争,摧毁这个“似人非人的世界”。 2、课文例析 《记念刘和珍君》中多次出现作者关于“写点东西”的不同表述,先是两次写到“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接着又写“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样几乎完全相同的语句接连出现了三次。一向讲究用语简练的鲁迅在这里是不是有点哆嗦呢?否也。相反,这正是鲁迅当时内心情感矛盾复杂的体现。并且每一次出现的写点东西的“必要”所针对的内容都不一样。 第一次“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针对刘和珍来说的。鲁迅所编辑的期刊因为其战斗胜往往被查封和扼杀,以至于“有始无终”,但在这“销的事情便要大出于屠杀者的意料之外——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