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周第一天夯实基础1.朗读《项脊轩志》第一段,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栏楯(shǔn) 修葺(qì) 栖(qī)息 渗(shèn)漉 偃(yǎn)仰啸(xiào)歌冥(míng)然兀(wù)坐 万籁(lài)有声 斑驳(bó)2.朗读《项脊轩志》第一段,注意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旧,原来的)室仅方丈 (方丈,一丈见方)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顾,回头)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杂,交错)亦遂增胜 (胜,佳景,引申为光彩)三五之夜 (三五,即十五,古人记时,往往以两个数字的乘积表示应有的数量。再如“年方二八”,表示为十六岁。)垣墙周庭(垣墙,名作动,砌墙)雨泽下注/使不上漏(下,朝下,上,从上面,名作状) 又北向 (北,名作状,朝北,行为方向) 前辟四窗 (前,名作状,在前方,行为方向) 3.注意下列各句句式特点。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判断句使(之)不上漏 省略句,省兼语“之”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状语后置句(又在庭院里种兰桂竹木)4.特殊句式介词结构后置句① 动+于+宾例: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阿房宫赋》② 动+以+宾例: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赤壁之战》③ 形+于+宾例:长于臣。《鸿门宴》课文句:家有老妪,尝居于此。译 文:我家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间屋里住过。迁移句: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译 文:(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八尺,上下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象个大酒樽,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图形来装饰它。拓宽视野了解作者归有光,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号项脊生。江苏昆山人。八岁丧母。九岁能属文,以同邑人魏校为师,通经 史,善古文。嘉靖十九年(1540)中举人。其后二十余年,八次会试不第。后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生徒常达数十百人,被称为“震川先生”。嘉靖四十四年始中进士,授长兴知县。在文学上,他和王慎中、茅坤、唐顺之等合称“唐宋派”。清朝姚鼐认为,归有光是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桥梁性人物,他承袭了唐宋古文运动,开启了清代的桐城派。他反对一味泥古,提倡唐宋古文。他的基本观点是:以《史记》为代表的秦汉文章虽好,但唐宋间文章未必不佳,所以他主张“变秦汉为欧曾”,属文时应“出于意之所诚……非特求绘藻之工为文章”。当然,他反对拟古,多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