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响水中学 2014 年高三历史专题复习“人物”列宁学案课程标准:1.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2.简述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采取的举措: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电气化设想。3.认识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4.体会列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巨大的创新精神。一、 十月革命背景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国内矛盾复杂尖锐,对西欧资本有极大依赖性,是帝国主义最薄弱环节。无产阶级不断壮大,有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列宁主义诞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沙皇专制制度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后又激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二、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基本史实1、领导建立俄国无产阶级政党:1903 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上形成布尔什维克派,列宁主义形成。1912 年建立起独立的布尔什维克党。2、理论上的指导十月革命:(1)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后,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策略,号召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撰写《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分析帝国主义各种矛盾和不平衡性,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2)1917 年发表《四月提纲》,分析俄国革命特点,指出必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全部政权归苏维埃,设想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3)《国家与革命》论述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原理,阐明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的重要思想。2、实践上领导十月革命:主持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议,通过武装起义的决议 。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成立列宁为首的新的苏维埃政府,通过《和平法令》、《土地法令》。领导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叛乱战争。与德国签定《布列斯特和约》。三、探索社会主义建设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原因:十月革命后,苏俄政权遭到内外反动势力的军事干涉,为了集中全国财力物力战胜敌人,巩固政权,苏俄政府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也是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的一种手段。(2)内容:①余粮收集制; ②大中小企业,实行国有,高度集中管理; ③在产品分配上,国家取消了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④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3)评价:A.积极:为取得国内战争胜利提供了物质保证。B.消极:超越了生产力发展,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造成 1921 年春经济政治危机。2、新经济政策(1921-1928)( 1)原因:⑴四年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