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导学案导学目标:1、掌握本文出现的“毕”“修”“引”“次”“是”等重点实词、“之”“于”“所”“夫”等重点虚词的含义及特殊文言句式。(重点)2、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技巧。3、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难点)学法建议:1、学生自主预习、诵读,初步感知文意。2、课堂上注重翻译和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3、背诵课文中的名句。前置性补偿:1、背景知识 1)、王羲之(321-379)世称王右军,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兰亭集序》由来 东晋永和九年(353 年)三月三日,王羲之邀请当时社会名士谢安、孙绰等 41 人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他们引酒赋诗,将所写的诗结成诗集,王羲之当场为诗集书写一篇序言,即本文《兰亭集序》。 3)、文体"序" 序,也叫"叙"或"引",是说明作品的写作目的或作者情况,也有对作品的评论和相关问题的阐发。序一般写在作品前面,列在后面的称"后序"或"跋"。2.给下列生字注音。朗读时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和读音。在预习初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癸(guǐ)丑 修禊( xì) 急湍( ) 流觞(shāng ) 游目骋( chěng)怀 趣( qǔ )舍万殊 齐彭殇(shāng ) 补充: 第一课时 一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全文有三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分别用六个字来概括): (一) 记叙兰亭盛况; (二) 抒发人生感慨; (三) 交代作序目的。 2、默读第一、二段。参阅注释,疏通文意,提出预习时不能解决的字词句和问题:字词句 问题二 新知研究:(一)第一段:1、解释方框内的字词。毕至( 全 ) 少长咸集( 年少和年长的人) 茂林修竹(高高的)畅叙幽情(深藏内心的感情 ) 仰观宇宙之大(仰首观览) 极视听之娱( 乐趣 )2、翻译重点语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抬头仰望 宇宙 天空广大无边 , 低头 俯看观察万物 品类 大 兴盛繁茂 , 借以放眼纵观 , 舒展 胸怀,足 以尽享 视听的 乐趣 ,实在 是 快乐 啊! 3 内容理解:(1)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来记述兰亭盛会的? 第一句:时间、地点、集会的原因。第二句:与会者。第三句:兰亭周围地形环境。第四句:宴饮之乐。第五句:天气。第六句:作者的主观感受。(2)这段文字表达方式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