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我的一位国文老师编写:查国胜审核: 朱赶楼时间: 学习目标1. 感知个性形象[2. 感受美好人性3. 揣摩巧妙构思学习重、难点[学习生动传神地刻划人物学 习 过 程前置性补偿:梁实秋是台湾卓有成就的文学研究家、翻译家,同时也是被台湾尊为散文一代宗师的小品散文大家。他的散文小品,广泛涉及人生世态,或回忆往事、记述个人经历,或叙写家庭生活、读书生涯,或忆记故乡、发家国之思,或描写社会面貌、文化习俗…… 梁实秋的散文怀人则凄清细腻、缠绵动人;思乡则深沉浓郁、感人至深;写景则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叙事则娓娓道来、不流于俗……总之,梁实秋的散文幽默典雅,雍容大度,舒徐自在,韵味浓郁,读来让你爱不释手。 到 40 年代,他改写散文小品,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他写的《雅舍小品》在港台已经再版了 50 多次。这本书奠定了他散文大家的地位。作者小处着眼,大处落笔,纵横生发,笔触较为恣肆,却颇有絮语散文的特色,给人们一种沉静的感觉。作者以雅致的渲染揭露了这个世界上的高等动物身上的种种疵点,揭示了社会的缺憾。在批评中带有道德意味,这在不完美的社会中应该说有永久性的价值,可见它在港台这个世态炎凉的社会中成为人们所喜欢的书,出版达四十多次而不衰,绝非偶然。一、预习:朗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概括各部分大意:第一段(第 1 小节):总写不能忘记国文老师的原因。 第二段(2——6 小节):叙写国文先生的外貌特征和行为习惯。 第三段(7——11 小节)叙写“我”从徐先生处所得到的益处。 第四段(第 12 小节)写“我”对徐先生的深深怀念。 二、新知探究:1.徐老师为什么给“我”“印象最深”?分条列出。明确:活生生的这一个:绰号---可怕相貌---怪异笑容---狰狞(凶狞的面部表情)习惯---不良(两肩高耸、吸溜鼻涕的习惯、油渍斑斑的衣服)——描写细腻 个性鲜明。这样一些习惯性动作,描写细腻,个性鲜明,读来令人忍俊不禁,梁实秋文风的谐趣由此可见一斑。 2.“收益最多”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分条列出。明确:人性的光辉:编教材---兴趣培养读课文---习惯养成(注重朗读教学)改作文---方法指导(作文批改方法独到,教授许多作文技巧)——获益匪浅 收益终生3.国文老师教了梁实秋哪些写作技巧?用心 爱心 专心1衔接——“硬接” 该转——“硬转” 起笔——“突兀矫健““开门见山”“一针见血”“引人入胜” 说理——“譬喻” 4.文章最后一节表现了我对徐先生怎样的感情?明确:怀念敬慕5.作者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