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一 A 部语文《老王》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屈原的政治理想和政治困境; 2、体味诗语中蕴含的复杂情绪;3、重构屈原形象; 4、了解楚辞的特点学会诵读。【前置性补偿】(一)知识链接:写作背景与作者简介屈原(约前 340~约前 278),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战国时代楚国人。初辅楚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后遭到守旧贵族子兰、靳尚等人的谗害而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长期流浪沅湘流域,比较接近人民生活,对黑暗现实愈益不满。后因楚国的政治更加腐败,首都郢亦为秦兵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死。所作《离骚》《九章》《九歌》等篇反复陈述其政治主张,揭露统治集团昏庸腐朽、排斥贤能的种种罪行,表现了他对楚国国事的深切忧念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叙传。《离骚》全诗 93 节 373 句 2490字。前部分 32 节,以写现实为主,追忆身世、抱负、遭遇;后部分 60 节,以写想象为主,写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尾声 1 节,总结全诗。《离骚》是屈原的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楚辞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二)预习检查:1、按有关内容填空。屈原,名 ,字 ,战国时代 国人,杰出的 家和爱国诗人。他的代表作是《 》。他在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不同于以四言为主的《诗经》体新诗体,因这种诗体的作品又以《 》为最,故又称 。2、圈出下列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正字。① 肇锡余以嘉名 ②扈江离与辟芷兮 ③来吾道夫先路3、正音:裔( ) 朕( ) 孟陬( ) 揆( ) 肇( ) 扈( ) 汩( ) ( ) 搴( ) 阰( ) 芷( ) 【新知探究】1、反复朗读课文,看看节选的段落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2、阅读前 8 句,思考:诗人追述世系,说明了什么?答:3、阅读中间 8 句,思考:诗中写了哪些内容?用心 爱心 专心1答:4、最后 8 句有何深刻含义,在行文上有何作用?答:5、“移情”技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节选的课文所运用的“移情”技法有哪些好处?答:6、节选的课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答:7、从节选课文可以窥见《离骚》的语言有怎样的特色?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