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新领航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2014 高中化学 专题 1 第 3 单元 第 1 课时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学案 1 苏教版必修 1【交流探讨】古希腊哲学家曾提出:物质是由不可分割的微粒(即原子)构成的。⑴ 原子到底是什么?⑵科学家眼里的原子是怎样的?⑶ 科学家是怎样探索原子结构的?有哪些科学家为探索原子结构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原了结构模型的演变1.阅读教材 P27-28,并填写下列空格① 德谟克利特的古代原子学说。古希腊哲学家认为 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是万物变化的根本原因。② 道尔顿的近代原子学说。英国科学家 是 的创始人。他认为物质都是由 构成的,原子是不可分割的 ,同种原子的质量和性质都 。③ 汤姆生的“葡萄干面包式”原子结构模型。英国科学家 发现了电子,他认为 ,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中性原子。 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可以再分的。④ 卢瑟福的带核原子结构模型。物理学家卢瑟福根据 α-粒子散射现象,指出原子是由 和 构成的, 带正电荷,位于 ,它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带负电荷,在原子核周围空间作高速运动,就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⑤ 玻尔的轨道原子结构模型。丹麦物理学家指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内一定 上绕核作高速运动。⑥ 电子云模型(现代原子结构学说)。现代科学家根据微观世界的 ,提出用量子力学的方法描述核外电子运动。【典型例题】 1.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下述三个论点:①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 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观点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 ( ) A.只有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有①②③【交流探讨】原子结构模型演变历史中我们得到哪些启迪?自道尔顿提出原子论后,人们相继发现了电子。对于多电子原子中的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如何运动【概念形成】1.核外电子排布的简单规律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问题解决】1.核电荷数 1-18 的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2. 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是否正确?如有错误,指出错误的原因。 【问题探究】学生阅读教材 P29 思考、交流下列三个问题:1.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有什么关系? 金属钠、金属镁在化学反应中常表现出还原性,而氧气、氯气在化学反应中常表现出氧化性,你能用原子结构的知识对这一事实进行解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