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一语文B部《指南录后序》导学案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一语文B部《指南录后序》导学案_第1页
1/6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一语文B部《指南录后序》导学案_第2页
2/6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一语文B部《指南录后序》导学案_第3页
3/6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一 B 部语文《指南录后序》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学习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情感目标: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文天祥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能力目标: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论证,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用。第一课时【前置性补偿】(一) 知识链接1 作者简介::文天祥 (1236~1283)南宋大臣,杰出的民族英雄、文学家、诗人。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宋理宗祐宝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曾任湖南提刑,知赣州(现江西赣州市)。德祐元年(1275),元军进迫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文天祥应勤王诏,捐家产作军费,率义军万余人起兵抗元。不久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文天祥以资政殿学士身份出使元军议和,被扣,后在北解途中逃脱,经海路转至福州,拥立端宗,图谋恢复,转战东南,终兵败被俘。次年送至大都(北京)宁死不屈,从容就义。时年仅 46岁,遗有《文山先生全集》二十七卷。2、解题:《指南录》是文天祥自己编的一部诗集,共四卷。指南:向着南方。录:是这段艰险历程的记载。其用意就像他在一首诗里所写的那样:“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一共有两篇序,先写了一篇“自序”,又写了这篇“后序”。“序”是一种文体,是对于著作意旨的陈述,通常放在著作的开头,现在叫“前记”或“前言”。如果说《指南录》这部诗集的诗篇,撰写了文天祥这段苦难的经历的心情和感怀,那么该说这篇“后序”是这段苦难经历总的记叙。它记叙了文天祥出使敌营,如何大义凛然,痛骂汉奸以及严词抗争痛斥敌人的情况;叙述了文天祥寻机从敌营逃出后,颠沛流离的苦难经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天祥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视死如归、凛然不屈的民族气节。(二)预习检查1、注音萃( ) 遽( ) 构恶( ) 羁( )縻( )地迥( ) 缙绅( ) 纾祸( ) 觇北( )献谄( ) 诟虏帅( ) 贵酋( ) 二阃( )渚洲( ) 2、解释加点的字词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都督诸路兵马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 予更欲一觇北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抗辞慷慨用心 爱心 专心1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予羁縻不得还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 得间奔真州庶几在此。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新知探究】(一)重点语句翻译1、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2、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3、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一语文B部《指南录后序》导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