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一 B 部语文复习《记叙文审题》学案一、[训练目标] 学会审题,使记叙文“符合题意与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 二、[写作指导] 符合题意是高考“考试说明” 中对写作的一条基本要求 , 也是最重要的一条要求 , 在高考阅卷中 , 虽然采取分项分等评分法 , 但文章内容是否符合 题意一项举足轻重,即一旦内容不符合题意 , 中心再明确 , 主题再深刻,结构再完美 , 语言再生动也没有意义。所以,本次训练重点是审题要准确,中心要正确 。审题的要点: 1. 把握题旨,明确要求。 高考的作文命题,大都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标题或材料本身,二是提出具体的要求。要求部分包括字数、文体、重点范围或表述的方式等的限定,这些都制约着写作,必须首先明确。 对于由概念构成的题目 , 要准确 理解概念的字面意义、引申义、比喻义 , 以确定文章的立意。如《我的财富》, 就要准确 理解“财富”的各种意义“钱财、有价值的东西、有意义的道理、值得记住的教训、真挚而宝贵的感情”等,这样审题就会有多个可写的较准确的角度。 2. 准确而全面地理解题意。 所谓准确、全面,就是对作文试题上展现的各个部分仔细地审读、揣摩。既要把握题目内涵,又要弄清题目的外延。确切地了解命题范围,明确命题者要我们写什么。 审题的准确与否,将决定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是否符合题意要求,决定构思能否朝正确的方向展开,可以说它决定了文章的基本命运。如 1998 年大作文明明规定“写一篇关于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有的同学却闭口不谈或少谈自己,大谈别人,就是重大失误。 三、[审题例说] 一、大中取小法:如《追求》,从字面上看,题目很虚很大,审题立意时不知如何下手,这类题目就要从小处来写,可以写一个老教师的追求,一个普通工人的追求,一个边防战士的追求,一个中学生的追求,也可以写自己的追求,总之,各种典型人物的追求都可以写。 用心 爱心 专心1二、揭示本体法:题目是喻体或象征体,就应该揭示它的本体。如《春风》、《暖流》,本体可以是党的政策的鼓舞,可以是师长的教导可以是同学的帮助等等。《红叶》,不是写经霜的枫叶,而是要赞颂老干部、老工人、老教师。老革命家等老同志保持晚节、争献余热的高尚粮神。也就是说,《红叶》就是写树老叶红,人老心红。 另外既可作本体来理解,也可作喻体来理解的题目,如《一次不寻常的考试》,则可以写文化科学知识方面的一次实实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