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中学 2014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指南录后序》第二课时学案 苏教版必修 3一、学习第四段 ⑵ 画出那些既能准确表明作者活动的特点,又能表达作者急切、紧张的心情,以及连续所经历的坎坷的动词;领会作者用词灵活多样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小结段意:历经艰险归南方。写出京口抵永嘉的苦难历程,表现了作者经历艰险,仍力图中兴的心愿 二、学习第五段 1、解释词语至海陵,如( )高沙,道( )海安、如皋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 )迫死境界危恶,层见( )错出2、翻译句子,注意文言句式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质明,避哨竹林中,3、学生举疑问难。4、翻译第五段。5、语段理解:⑴ 解读第 5 段。① 本文在表达 方式上有一显著特点,即“叙述和抒情相结合”。请指出第五段在结构上与前面 1、2、3、4 段的关系: ② 本段的层次结构。 1⑵ 诵读练习。基本方式是齐诵、自由练习诵读、诵读的检查。以下是指导诵读的要点:① 可以分层练习,难背诵的地方(主要是上表中③④⑤三项,即由扬州经高邮至通州这一段经历)要反复进行练习。② 要提示学生,18 个排比句中包含着叙事成分,作为前两段概括叙事的补充,但它们的基调是抒情,抒发了作者为国捐躯、万死不辞的情怀,读时要表现出这种基调来。③ 为了有效地 表现出这种基调,首先要突出各句中的重音,如“诋”“骂”“争”“备不测”“物色”“仿徨”等等;其次要注意停顿,每个分号处都应有较长的停顿。小结段意:以抒情为主,表明爱国、忧国心志。以上第 1~5自然段是全文的第一部分,第5自然段是全文抒发感慨、表达心志的高潮,是前一部分的深化和后一部分的提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