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 2014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学案一、考点整合政治: 经济: 思想: 外交: 社会生活: 科技: 二、概括特征政治: 经济: 文化: 外交: 二、巩固基础1、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哪里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有什么意义?3、1984 年以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与具体措施?有什么意义?四、史料研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我们的经济特区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管理下的对外经济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为社会主义经济补充的一种形式。就某些形式和内容看来看,类似国外的“出口加工区”,但我国的经济特区不仅搞出口加工,还搞各种行业的综合经营。就是说,即办工业,也办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同时还办文化、教育、科研事业,以及农业、畜牧业和养殖业等。而总的原则是以工业为主,带动其他各产业的全面发展。 ——穆中魂《从深圳经济特区看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材料二:除现在的经济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我们还要开发海南岛,如果能把海南岛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那就是很大的胜利。……但如果将来沿海地区搞好了,经济发展了,有了条件,收入就可以高一点,消费就可以增加一点,这是合乎发展规律的。要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搞平均主义不行。这是个大政策,大家要考虑。 ——邓小平《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材料三: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提高。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经济特区具有哪些特点?(6 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4 分)(2)结合材料二及相关史实,说明我国在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4 分)并根据材料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实施的主要目的。(4 分)(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我国长期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4 分)五、随堂巩固:(见《高三复习指导丛书》P265)(1)特点:是我国对外经济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公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