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导学案【学习目标】 “一五”计划、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中共 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新增)。【问题情境】1. “一五计划”的时间、内容和意义是什么?2. 三大改造的时间、内容、实质及意义是什么?3.中共八大的时间、内容和意义是什么?4. 大跃进的表现、实质、影响是什么?5.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表现、实质、影响是什么?备 注【我的疑问】【自主探究】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 年版根据材料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4.简述 1956 年——1976 年期间,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成就与失误,从中应吸取哪些经验教训。备 注【课堂检测】1.(2008 江苏高考) 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2.(2009 江苏高考)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 60 年代 B.富有地域特色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3.(2010 江苏高考)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下列对右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 工业大跃进时期以股息发放工资B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C 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贷款D 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社4.(2011 江苏高考)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备 注A.土地的使用权 B. 土地的用途C.土地的所用权 D. 土地的规模5.(2013 江苏高考)“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 1957 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 年有 85 篇,1959 年有 15 篇,而 1960 年只有 1 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 1958 年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