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教学素材 人民版必修 11、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1953 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互相 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意义: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基础;在国际上造成广泛深远影响,发展成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了解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的情况 日内瓦会议(瑞士):1954 年,特点: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结果:中国代表团积极推动下,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大大提高新中国国际声誉。万隆国际会议(印尼):1955 年,特点: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者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作用: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使会议成功 ,加强中国同亚非各国联系。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的重大成就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背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台湾国民党集团占据;事件: 1971 年,第 26 届联大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提案;意义:中国外交重大胜利。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1971 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中美人民友好交往大门;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1978 年 12 月,发表《 中美建交公报》,1979 年,中美外交关系正式建立;意义:中美关系开始走向关系正常代;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中日关系正常化:1972 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意义:翻开中日睦邻友好新篇章认识中美、中日 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有利于中国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了解中国在联合国中的重大外交活动1988 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并于次年首次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000 年 9 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会议期间 ,在中国的倡议下,联合国安理会中、法、俄、英、美五个常任理事国的首脑举行了历史上的首次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