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中学语文校本教材之学习指导系列:十九、亲切似春风化雨,犀利如匕首投枪同学们,大家对杂文很熟悉,但是大家只是熟悉课本里鲁迅先生的杂文,对杂文的印象大概来源于此。其实杂文不仅仅是鲁迅先生所写的这一类,还有其他杂文作家的作品。究竟什么是杂文呢?我想这是每个同学都想弄明白的问题。狭义的杂文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是随感录、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文体的总称。由此可以看出,杂文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中国现代杂文产生于五四文学革命中,最初以“随感录”的名称出现在《新青年》杂志上。上个世纪 20 年代已有可观的成就,30、40 年代风靡文坛。在这以后时起时落,80年代又兴盛起来。杂文以广泛的社会批评、文明批评为基本内容,带有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和思想启蒙色彩。在艺术上普遍追求说理的形象化和抒情化,一般有较鲜明的讽刺、幽默的喜剧色彩和机智、论辩的哲理品格,有着警世、审丑、益智、移情的多重功能。鲁迅是中国杰出的杂文作家,他把杂文推到高度成熟的境地。此外,周作人、林语堂、瞿秋白郭沫若、茅盾、徐懋庸、唐弢、聂绀弩、夏衍、巴金、邓拓、林放等人,是中国各个时期较有代表性的杂文作家。进入 21 世纪,伴随着 80 后的成长,80 后作家逐步成为文坛的中坚力量,以韩寒、郭敬明、巩玟语、陆缄为代表的的杂文作家逐步规模化,开始促使新的文学风气转变。其实杂文我国古已有之,早在先秦散文兴起之时,杂文已经随之出现。先秦诸子百家的文章,实际上就是杂文。后来,杂文又有新的发展。唐代韩愈的《杂说》、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辨》、晚唐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的杂文,明代刘基的《卖柑者言》等,都是有名的代表作品。杂文不仅源流最早,而且它的地位最初也很高。杂文大概有两类:一类以鲁迅、聂绀弩等为代表,集中体现了杂文“匕首、投枪”的战斗性特征;另一类则以邓拓(马南村)、吴晗、廖沫沙等为代表,体现了杂文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实际问题的特征,亲切朴素,春风化雨。鲁迅先生的杂文,由于时代的原因,笔锋指向反动统治者和一切丑恶现象,充满了战斗性,思想犀利,讽刺性强。这里不用再重复了。其实这种文风除了聂绀弩先生继承发展之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