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实验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 学而不厌学案 苏教版【学习目标】1.能准确翻译文句2.能理解重要语句,感受人物形象,把握思想情感3.分别理解孔子的为师之道和孟子的为师之道【重点难点】1.分析孔子、孟子为师之道的异同2.理解孔子、孟子关于学习 方法和学习态度的重要句子【学法指导】理解、诵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注音诲女( )知之乎 默而识( )之 自行束脩( ) 不悱( )不发 文行( )忠信 彀( )1.解释加点词语(1)识:(2)诲:(3)何有于我哉: (4)束修: (5)愤:(6)悱: (7)隅: (8)文: (9)行: (10)忠: (11)信: (12)喟: (13)弥: (14)钻:(15)瞻: (16)循循然善诱人:(17)卓尔:1(18)末由:(19)诸:(20)兼人: 二.研习文本,讨论交流理解文意,翻译下列句子① 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②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③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④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⑤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⑥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三.合作探究,讨论交流1. 课文第 31 章,子路和冉有提出的是同一个问题,孔子的回答却完全不同,这是为什么?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2.课文第 37 章,孟子指出了君子有三种乐趣,这三种乐趣的共同点是什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