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 2011-2012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劝学》导学案 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掌握本文的文言现象,如多义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2.学习比喻、对比论证方法,提高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背诵全文。 【学习重难点】1.掌握基本文言现象,能够背诵全文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第一课时一、知识梳理荀子(约前 313—前 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地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后人多认为荀子的文章代表了先秦时期散文最高的艺术成就。《荀子》一书共 32 篇,其中前 26 篇为荀子所著,末 6 篇为其门人弟子所记。【小拓展】勉励刻苦勤学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代颜真卿 《劝学》)劝勉惜时的:“青春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古乐府”诗《长歌行》)“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东晋陶渊明《杂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金缕衣》)体会:“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提出治学的四个重要方面:多读、深思、虚心、躬行。)二、课堂练习荀子(约前 313~前 238),名______,______期______家,是儒家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作品有______,现存______篇。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靛青( ) 蓼蓝( ) 木直中绳( ) 参省( ) 须臾( ) 以为轮( )跬步( ) 生非异( ) 槁暴( ) 骐骥( ) 驽马( ) 跂而望矣( )二螯( ) 锲而不舍( ) 金石可镂(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劝学( )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吾尝跂而望矣( ) (4)假舆马者( )(5)而绝江河( ) (6)风雨兴焉( )(7)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9)驽马十驾(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