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区语文教学的弊端及对策关键词: 兴趣 前提 朗读 关键 积累 根本 ———— 罗小平 回顾我们的语文教学,虽然不完全像某些关心我们语文教学的学者所批评的"荒唐"、"痛苦"、"摧残人性"、"贻害后人"。但的的确确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概括的说,就是语文组织学习形式的陈旧化与时代不同步,教材内容的老化,还有就是对学生语文学习评价的不合理性。这些导致的后果是学生的厌学,四种能力的低下。笔者对三个年级三个班 168 名学生进行了民意测验。数据如下:班级 人数 对教学形式的态度 教学内容 对检测的态度 满意 不满意 有兴趣 无兴趣 同意 不同意初一 58 22 34 20 35 3 52初三 60 20 40 13 47 5 47高二 50 3 47 20 30 2 48 从表中我们不难看出在被问卷的 168 名学生中对我们用心 爱心 专心语文教学的形式满足率竟低为 28%,对教学内容的满意率低为 32%,对学习评价的满意率仅为 6%。这些问题就真真切切的摆在我们语文教育工作面前,如何去改变它,我总结十几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认为需做以下工作: 一、充分展示语文本身的内在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能充分的、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语文的内在美。 我们的语文教改走过了"满堂灌"--"满堂问"--"满堂跑"的艰苦历程。这一切,都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然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的日新月异,加上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对知识选择性的苛刻,对获取信息的渠道的兴趣选择等因素,就决定着,如果我们只在教学形式上改革的话,本身就注定了我们要失败,起码是收获不大或者是收效甚微。因而我们必须要找到比较高效的根本办法来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就是用语文本身具有的内在的独到魅力吸引学生学习语文。 1、让学生感受文中的语言美,并注重音韵美,节奏美的展示与挖掘。虽然其他语种也存在语音美,但我们汉语在音韵节奏方面有自己独特的魅力。首先,汉字有四声、轻声和变调,有丰富的语音语调,它能表达极丰富的内涵。例如,同一语词符号,带上不同的声调、节奏,就能表达不同的意义,这是其他语种所不可比拟的。对学生还有吸引力的就是一些古今音变的有趣现象。例如,"臭"、"遗"等字的音变,还有地名方言的音变。其实语音、节奏这一块在语文教学中是有很大比重的,我们的教学,由于种种原因,忽视了这一点,一篇文章,一首诗歌,都只是让学生泛泛的一朗读,完成一个任务。殊不知,就是这些抑扬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