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三 鉴赏散文的语言与表达技巧散文的语言具有负载信息量大、内容含蓄、意义深刻、表现力强的特点,因而也是散文阅读考查的重点。高考对散文语言考查的命题角度有四个: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理解重要句子含意,赏析语言表达艺术,赏析表达技巧。散文的表达技巧与散文的语言密不可分,对散文表达技巧的考查,主要是分析鉴赏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运用与效果。考点突破一 理解词语含义一般地说,高考试题考查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意思,而是在文章中的具体的含义。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能在上下文语境中迅速地领悟词语的含义,是高水平阅读的一项重要标志,也是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里的“文中”二字,一是指理解词语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二是指要根据具体语境来把握词义。一、研读命题角度题干示例审题定向(1)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窗子以外》)(2)作者在结尾说“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请根据文意,说明“这河的深奥”的含义,“抵达不了”的原因及作者寄托的情感。 (《根河之恋》)(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⑤段中“孱弱”的含义。 (《比邻而居》)(4)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画线的词语。 题干中往往有“说明”“赏析”“简析”等作答方式的动词和“含义”“词语”“内涵”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二、熟知解题方略(一)理解不同类型词语的含义词语类型理解方法具体分析体现作者观点态度、思想主旨的词语联系作者意图,分层次理解这类词语含义往往比较丰富,理解时除了理解在语境中产生的意义外,还要联系作者的创作意图,理解其深层含义。如对《荷塘月色》中“颇不宁静”的理解,就需联系朱自清的创作意图。运用修辞和写作联系手法,挖掘背后需借助这些修辞和手法,挖掘词语中作者蕴含的手法的词语意思意思,分析其起到的表达效果。如理解《荷塘月色》中“酣眠”“小睡”的真正含义,就需解释其比喻义。有特殊指代意义的词语结合语境,明确指代内容凡是使用代词的地方,所指代的内容前后必有交代。阅读时要善于找到代词前后的交代,捕捉文章前后与之对应的信息,并注意整体意思的贯通。有临时词义的词语分析语境,理解临时词义这类词语要结合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需要注意的是,不少题目要求解释的词语往往兼具上述几个方面的特点,其“含义”也包含多层意思,答题时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二)“三联一依”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