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四 概括内容,赏析艺术题目怎么命——洞悉 5 大特点正误怎么判——“5 角度”比对(1)概括内容与赏析艺术并重。(2)题干均为“负选”型(从四项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3)四个选项几乎覆盖了整个文言文材料,且顺序与文本的顺序有着一定的一致性。(4)选项涉及对文意的概括分析及对文本的艺术赏析。前者的内容比例大。(5)设误点极细小。多设在文意的概括与分析上,很少放在艺术赏析上;即便放在艺术赏析上,很少放在艺术特点、技巧的判定上,多放在手法效果的分析上。比对法就是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比对、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参照下面 5 个比对角度和 10 个常设误点,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角度一:比对人物误解形象 张冠李戴角度二:比对时间、地点时序颠倒 空间错位角度三:比对关键词语曲解文意 归纳不全角度四:比对添加或删减内容无中生有 以偏概全角度五:比对关系改变因果 事件杂糅考点突破 判定正误 5 角度角度一 比对人物命题设误误解形象把人物的言行所揭示出来的性格特点故意说错,造成对人物形象的错误理解。张冠李戴把甲人物所为说成是乙人物所为,或者把甲事件结果说成是乙事件结果。比对方法要围绕“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有什么样的品质,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比对,要着重比对选项在这几方面的表述与原文是否一致。【依法小试】1.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原文] 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因以讽谏。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皇太后闻之,亦大喜。[选项] 当皇帝不听其他大臣进谏时,刘敞犯颜直谏,用一身正气折服了皇帝。答案 从误解形象的角度设误。“刘敞犯颜直谏”对人物性格的概括与原文不符。原文为“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也就是说,刘敞是用典籍和历史故事来“讽谏”,讽谏后“帝竦体改容”,并非是“犯颜直谏”。【参考译文】刘敞侍奉英宗担任讲读,常常依据经书谈论事情,借此来讽谏。当时两宫正有小人说离间的话,进谏的人有揭发的却过于直率。刘敞在皇帝面前讲读《史记》,讲到尧把天下交给舜时,刘敞拱手进言说:“舜,(出身)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