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贵在含蓄,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诗歌语言内容类别: 意象语言 情感语言 象征语言卜算子 咏梅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相争,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意象语言:以梅自喻,表现了自己高洁的品格。诸如此类还有:松、竹、梅、菊花、桃花、鸟情感语言: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象征性语言: 某些诗句本身有一定象征意义。主要是说理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强调立身高洁之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怎样分析诗歌语言:关注动词关注名词关注修饰语关注特殊词一、关注动词: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本是形容词,在这里已经形容词动词化了 。一个"绿"字道出了新春的来临作者醉景的心情。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云破月来花弄影。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分析下面诗句中的动词的作用: 1、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哀江南》孔尚任)一个“ 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另外“剩”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 今昔对比的变迁感。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3、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二、关注名词:由于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通过一些意象名词理解作者的感情或思想。请指出表格中的意象所代指的情感。三、关注修饰语 (定、状、补)例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例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例 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