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一)第一课时:城市化及城市化动力机制 【学习目标】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以及意义;2.了解乡村—城市转型的概念和主要类型;3.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学习重点】1.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以及意义2. 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学习难点】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基础知识】一、城市化1.概念: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 、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2.标志: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②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 向第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③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3.城市化的意义(1)人口转化: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大量从第一产业向第二 、三产业逐渐转移。(2)产业结构:城市化过程能卓有成效地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3)工业: 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4)科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 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5)文化、思想、观念: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文化交流,缩小城乡差距。4.乡村—城市转型:(1)概念:是指乡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2)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二是乡村集镇转变为现代化城市;三是城市边缘地区的乡村转变为市区。二、城市化动力机制动力:主要是社会经济的发展 。工业 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第三产业 在城市中的集聚和增长是现代城市化的又一动力。【问题探究】读教材图 2—13 世界城市化的推进,思考:1)是什么力量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 2)城市化还与哪些进程又关系?工业化进程 ,第三产业的发展 3)世界城市化进程有何突出的特点?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基础训练】1.以下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城市化就是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B.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从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逐渐转移C.城市化有利于城市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D.城市化影响工业化,而工业化对城市化几乎没有影响2.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是( D )A.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B.城市数目增多C.城市人口增加 3.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A )4.与城市化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