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物理英才的素质教育朱浩(江苏省苏州中学 215600)编者按:本文作者朱浩同志是江苏省苏州中学物理高级教师,他多年来一直利用课余时间从事物理英才的培养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苏州中学 2002 级物理竞赛小组,由来自全校 6 个班级的 16 名(含 2003 级 1 名跨年级听课)学生组成。缪亚立同学于 2004 年获越南举行的第 5 届亚洲物理奥赛金牌、同年获在韩国举行的第 35 届国际物理奥赛金牌,名列世界第二及理论成绩最佳奖,他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荣获两枚金牌的高二选手;辛宇同学于2005 年获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第 6 届亚洲物理奥赛金牌;杨硕龙同学于 2006 年获在哈萨克斯坦举行的第 7 届亚洲物理奥赛金牌,同年获在新加坡举行的第 37 届国际物理奥赛金牌,名列世界第二、中国队第一。一个学校的同一个物理竞赛小组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在我国中学物理教育史上还是首次。这一系列成绩充分说明朱浩老师在这方面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另外,他编著的《中学物理金牌教程》(共 5 册,计 200 万字,南京大学出版社)已经成为国内具有影响的一套初、高中物理竞赛培训教材。对于他取得的成绩,社会和同行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在这里发表他一组关于如何培养物理英才的文章,他的许多见解和做法揭示了培养物理奥赛金牌得主的成长规律,这是他多年来的心得体会,供同行共享。物理英才的素质教育包括非智力因素培养及物理学科的专业类素质训练两大类:一类是看似与物理知识无关的,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理想、信念、价值观等,可称为非智力因素;另一类是与学习物理知识密切联系的,如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可称为物理学科的专业类素质。一般情况下,人们比较忽视非智力因素培养,因此,本文先谈非智力因素培养,再谈物理学科的专业类素质训练。非智力因素培养一、 激发兴趣、热爱物理1984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V·韦斯科夫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举行的物理教学讨论会上说:“好的物理教学至少应该和好的物理学研究一样重要,而前者比后者更困难。” 物理学是一门十分美丽的科学,这是能使学生热爱物理并能为之献出毕生精力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想方设法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的美妙。物理学的科学美首先来源于自然界具有一种质朴的统一和谐的美。尽管自然界的万物五彩缤纷、瞬息万变,然而它的存在和发展遵循一定的物理规律,这些为数不多的物理规律支配着自然界的一切,充分体现了自然界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