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新泰市第二中学 李义菊摘 要: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在教育信息化的学习环节中,随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日益丰富,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探讨适应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加快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是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探究教学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教学模式改革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就是要创造一个优质的教学环境,此种环境除了能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增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外,它应该是一个多元的,互动性高,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并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环境,它也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创意的教学或学习环境。一、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1、整合理论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发挥最大效益。教学系统内的整合有两层含义:广义上,整合是指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及其成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体的过程;狭义上的整合,是指以学科科目为中心的整合,即针对学校科目割裂知识的弊病,立足于学科内容改革,目的在于建立学科之间有机联系的理论体系。我们所讨论的整合是指狭义上的整合,这种整合思想把各学科课程作为教学系统的组成要素,它不是把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强加在另一门课程上,而是在考虑到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把几门相关学科综合起来加以考虑,使各门学科相互协调,相互渗透。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可整合是基于上述理论,以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将学科学习任务融入信息技术课程,把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2、任务驱动的教学思想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理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景中带着任务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其中的新知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