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二语文《毛泽东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学案(4)人教版课题班级授课(完成)时间4 课时教师(学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准确理解文章内容主旨。学习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积极思考,达到对文本内容的准确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情投入,学习毛泽东酷爱读书的品质。重点难点学习本文选择典型材料表现传主精神品质的写法。如何从传主众多的人生事例中选取写作传记的典型材料。教学方法1、借助导学案充分预习文本,理解文章内容,勾画疑难点。 2、在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的基础上思考合作探究及拓展题目,并形成文字答案。自学反馈教学过程 新知导学(A)备注事件以及反映了毛泽东身上的那些对应的品质。(1) P51 第三段:“罢课”事件:给“我”的印象极深(反抗竟能取得如些效果) (2) P52 第一段:和父亲辩论:能引经据典进行辩论,“读书”肯定好处多。 (3) P52 第三段:“跳塘”事件:明白了公开反抗来保卫自己权利时效果更好。 (4) P53 倒三段:和父亲争执,脱离家庭:走上了外出求学的道路。 (5) P54 倒二段:同情“叛徒”,钦慕“激进”教员:是求学才有了这样的认识。 (6) P55 第二段:违背父志考进“激进”学校:第一次远离家乡。 (7) P57 第二段:毅然剪去发辫事件:政治观念是如何地可以转变一个人的观点啊! (8) P57 第四段:决心加入黎元洪革命军:使自己认识到学生军不如正规军。 (9) P61 倒一段:不和父母之命的媳妇园房(属插叙)、和嫖妓青年绝交:只谈天下大事。 (10) P65 第一段:反对、驱逐张敬尧:逐渐认识到学生运动及团体的厉害。 (11) P65 第二段:在北平组织反军阀运动:使自己更加认识到政治团体的力量。 (12) P65 第三段:将工人组织起来革命:第一次领导工人阶级,走上革命道路。注明知识要求:A“识记类”B“理解类”C“应用类”D“能力提1升类”合作探究(B)备注从本课的学习活动中,你是否可以归纳出毛泽东的主要的性格特点? 当堂检测(C)备注4.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 分)( )A.但当我 13 岁的时候,我找到了一种有力的理由和父亲辩论。我引经据典,站在父亲自己的立场上和他辩论。B.更可怕的是,他们名气大,有些还有社会兼职,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中获得话语权,能够把自己信手拈来的言论迅速传播给大众,造成不良的社会后果。C.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