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三历史 复习背诵基础知识必读 三国两晋南北朝(文科班)人民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三历史 复习背诵基础知识必读 三国两晋南北朝(文科班)人民版_第1页
1/3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三历史 复习背诵基础知识必读 三国两晋南北朝(文科班)人民版_第2页
2/3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三历史 复习背诵基础知识必读 三国两晋南北朝(文科班)人民版_第3页
3/3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 2014 年高三历史 复习背诵基础知识必读 三国两晋南北朝(文科班)人民版第一章,公元 500 年以前的中国、希腊和罗马第一节,中国六、三国两晋南北朝⒈ 政治。①民族大迁徙和民族融合。②分裂。③九品中正制。④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内容、评价)。⒉ 经济。①江南开发。②手工业。⒊ 文化。①农学。②艺术(书法、绘画、石窟)。③宗教。(内容)六、三国两晋南北朝220 年曹丕建魏 265 被西晋取代,随后刘备建蜀汉 263 被曹魏灭亡,孙权建东吴 280亡于西晋。317 西晋亡东晋建于建康至 420 年被南朝宋取代,随后齐梁陈相代 ,589 年亡于隋。439 年北魏建立,后分裂为东魏西魏被北齐北周取代,北齐亡于北周,北周 581 年被隋取代,589 年统一中国。此一时期为南北民族、游牧农耕、中外文化大融合时代。⒈ 政治。国家分裂、民族融合、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并农耕化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① 民族大迁徙和民族融合。由于属于寒冷时期,蒙古高原牲畜大批死亡,游牧民族南迁,进攻黄河流域的农耕民族汉族,汉族被迫南迁长江流域。民族的迁徙,导致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北方人民与南方人民的交流,中华文明出现新的孕育,为隋唐的繁盛提供了条件。② 九品中正制。1)内容:又称九品官人法。内容主要有:A 设置中正。所谓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州设大中正官,掌管州中人物品评,各郡设小中正官。B品第人物。中正官负责品评同籍士人。品评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这些材料被称为簿世或簿阀,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品评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现在的品德评语。C 定品:即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但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就行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共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但类别却只有上品、中品和下品(二品至三品为上品;一品为虚设,无人能达到;四品至五品为中品;六至九品为下品)三类。在德才与门第中,定品时一般依据后者,叫“计资定品”。2)评价:世族渗透进选举,中央政权和世族势力在选拔人才这个问题上,矛盾开始缓和,士族开始逐渐垄断大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实际是两汉察1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三历史 复习背诵基础知识必读 三国两晋南北朝(文科班)人民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