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长县中学高二语文导学案:夜归鹿门歌 2学习目标 1、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本诗的创造背景和创造目的。 2、味诗歌,并背诵全诗。 3、悉律诗的格律知识。学习重点 了解作者和孟浩然的生平,结合课文评价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习难点理解文中的引文和引诗,感受孟浩然巨大的人格魅力。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学 习 过 程学习笔记教学设计【预习案(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检查背诵.默 写情况 【探究案(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读并分析第 3 句 师:诗人既选择归鹿门,那么他在归途中又见到什么景象呢? 2、读并分析第 4句 师:诗人回到鹿门隐居之 所,他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3.讨论: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此诗按照时空顺序,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比较诗人描写这两个场景时不同的侧重点,说说它们是如何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诗境的。5.结合全诗,分析这首诗写景和用典的好处。 6.小诗是如何将写景与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1【当堂检测】将此诗与下面一首诗比较,说说这两首诗的诗境有何异同。 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篇目不同点相同点《夜归鹿门歌》《归嵩山作》【当堂小结】师生共同完成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 【课后巩固(布置作业)】作业:背诵默写课文【纠错反思(教学反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