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 2014 高中地理 1.2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人口的迁移第一课时导学案 中图版必修 2【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及其意义。2.能够利用资料或图表,结合自己所学理论分析当今世界某个区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重点难点】结合实例了解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自主学习】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1.概念:二、分类国际人口迁移 阶段特点迁出地区迁入地区原因意义19 世纪以前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二战 以后从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 调整了劳动了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 国内人口迁移阶段迁移原因迁移方式迁移方向古代农业经济的脆弱、战争、自然灾害大批迁移迁往自然条件较好地区当代成立到 20 世纪 80代中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国家政策有计划、 的迁移由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20 世纪 80 代中期以来改革开放政策、地区发展不平衡迁移的流量增大, 由西部迁往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合作学习】阅读课本 P13 图 1—2—4,说出我国 80 年代后人口的迁移方向,并分析迁移原因。【展示提升】小组选代表发表见解【当堂达标】一.单项选择题1. 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该现象表示( )A.大批民工流向沿海地区 B.建设新工业基地引起人口迁移C.知识分子从内地流向沿海城市你 D.高等院校搬迁,招生和分配形成人口迁移2. 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 二、综合题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往年一年一度的民工潮给人们留下难忘的记忆,但是在有数亿剩余劳动力的中国,2004 年令人意外的发生了大规模的“民工荒”。2008 年春节过后,珠江三角洲的“民工荒”不但没有缓解,而且有向其他地区蔓延之势,江西、河南、辽宁等地也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材料二 2005 年中国 GDP 总量和人均 GDP地区GDP 总量(亿元)人均 GDP(元)东部122009.4222076中部50525.7611390西部25522.018852材料三 80 年代后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流向及流动规模图(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有( )① 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②东南部地区劳动力不足③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