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 2 课辛亥革命一、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1.根本原因:19 世纪 20 世纪初,民族危机的加剧和阶级矛盾的激化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促进因素:<1>经济根源:① 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中国政治舞台。②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等改革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思想动员: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为思想武器,以上海、东京为中心,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① 代表人物:章炳麟、邹容、陈天华② 原因:随着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迅速壮大。③ 主张: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3>组织建设: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相继建立①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894 年,兴中会,檀香山② 革命政党的建立:1905 年,中国同盟会,日本东京A 来源: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B 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C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又将其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D 性质: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E 历史意义: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③ 湖北革命团体文学会和共进会,策划在武昌起义。<4>军事准备: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革命党人深入湖北新军,做宣传组织工作。<5>导火线:起义消息泄露,清政府搜捕革命党人,形势严峻。二、辛亥革命的爆发1.武昌起义 1911.10.10 武汉三镇全部光复2.中华民国的成立① 时间:1912 年元旦②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③ 都城:南京 国旗:五色旗 改用公历 以中华民国纪年④ 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派政权⑤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时间:1912 年春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内容:A 它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享有一系列自由和权力;B 确立了行政、司法、立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C 特别规定责任内阁实行制。历史意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3.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① 内容(略)② 作用:对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以及改革社会风气,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三、辛亥革命的失败1.失败的表现:①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篡夺;② 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