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课时 指数函数(二)教学目标:使学生巩固指数函数性质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应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归纳总结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化归转化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善于独立思考的习惯,体会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性质的应用教学难点:指数函数的性质的应用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指数形式的函数.2.同底数幂.(二)能力训练要求1.熟练掌握指数函数概念、图象、性质.2.掌握指数形式的函数求定义域、值域.3.掌握比较同底数幂大小的方法.4.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三)德育渗透目标1.认识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2.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重点比较同底幂大小.●教学难点底数不同的两幂值比较大小.●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式启发学生根据指数函数的形式特点来理解指数形式的函数,并能够利用指数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结合指数函数的图象,进行同底数幂的大小的比较.在对不同底指数比较大小时,应引导学生联系同底幂大小比较的方法,恰当地寻求中间过渡量,将不同底幂转化同底幂来比较大小,从而加深学生对同底数幂比较大小的方法的认识.●教具准备幻灯片三张第一张:指数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记作§2.6.2 A)第二张:例 3(记作§2.6.2B)第三张:例 4(记作§2.6.2 C)●教学过程用心 爱心 专心Ⅰ.复习回顾[师]上一节,我们一起学习了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现在进行一下回顾.(打出幻灯片内容为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a>10<a<1图象性质(1)定义域:R (2)值域:(0,+∞)(3)过点(0,1)(4)在 R 上增函数(4)在 R 上减函数[师]这一节,我们主要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熟悉指数函数的性质应用.Ⅱ.讲授新课[例 3]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值域(1)y=;(2)y=.(3)y=2x+1分析:此题要利用指数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并结合指数函数的图象.注意向学生指出函数的定义域就是使函数表达式有意义的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解:(1)由 x-1≠0 得 x≠1所以,所求函数定义域为{x|x≠1}由≠0 得 y≠1所以,所求函数值域为{y|y>0 且 y≠1}评述:对于值域的求解,在向学生解释时,可以令=t.考查指数函数 y=0.4t,并结合图象直观地得到,以下两题可作类似处理.(2)由 5x-1≥0 得 x≥所以,所求函数定义域为{x|x≥}由≥0 得 y≥1用心 爱心 专心所以,所求函数值域为{y|y≥1}(3)所求函数定义域为 R由 2x>0 可得 2x+1>1所以,所求函数值域为{y|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