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春学期高二物理学科(选修)教学案(期末复习)编者: 胡光磊 班级: 姓名: 课题: 原子结构 原子核一、考点聚焦氢原子光谱 Ⅰ级要求原子的能级 Ⅰ级要求原子核的组成 原子核的衰变 半衰期 Ⅰ级要求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放射性同位素 Ⅰ级要求核力与结合能 质量亏损 Ⅰ级要求核反应方程 重核的裂变 核聚变 Ⅰ级要求二、知识框架三、知识梳理和例题讲练1.α 粒子散射实验1909~1911 年,英国物理学家 和他的助手们进行了 实验。(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2)实验结果:绝大多数 α 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 ,少数 α 粒子发生了 ,绝少数 α 粒子甚至被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内容:在原子的中心有 ,叫做 ,原子的全部 和几乎全部 都集中在 ,带负电的电子在 .[说明] 核式结构模型的实验基础是 ,从 α 粒子散射的实验数据,估计原子核半径的数量级为 ,而原子半径的数量级是 .例题 1.如图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 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 A、B、C、D 四个位置时,关于观察到的现象,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同时间内放在 A 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B.相同时间内放在 B 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比放在 A 位置时稍少些。C.放在 D 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D.放在 C、D 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例题 2.卢瑟福通过对 a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 ( )(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 用心 爱心 专心 金箔 A B C D 放射源 荧光屏 显微镜 汤姆生发现电子 汤 姆 生 枣 糕 模型 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 卢 瑟 福 原 子 核式结构模型 经典电磁场理论 玻尔原子理论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 原子可分 原子核可分可变 衰变(α、β衰变) 原子核人工转变 裂变 聚变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 能量 氢原子能级 半衰期 第 18 周X5、X6(C)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3.玻尔的原子模型内容:玻尔认为,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轨道半径只能是 ,这种现象叫 ;不同的轨道对应着不同的状态,在这些状态中,尽管电子做变速运动,却不辐射能量,因此这些状态是稳定的;原子在不同的状态中具有不同的能量,所以原子的能量也是 的.理解要点:玻尔的原子模型是以假说的形式提出来的,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