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 1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 4 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课标及教学要求】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1.了解国共合作抗日以及人民解放战争等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2.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3.体会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与时俱进的革命品质和为人民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高考回眸】D1、(2007 江苏)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① 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② 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③ 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④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A2、(2007广东)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知识结构】(一)在抗日烽火中发展壮大1、抗战防御阶段(1937.7-1938.10)(1)国共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1937 年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的人民战争路线。)(3)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①1937 年,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改为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②1937 年,聂荣臻,建立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4)1938 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P57 图)2、抗战相持阶段(1938.10-1944 初)(日本集中主力攻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1)与国民党的斗争 ①背景: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分裂活动日益严重②斗争方式(态度):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③目的: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共产党坚持抗战① 百团大战背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分裂活动日益严重。日本重点进攻八路军、新四军的敌后战场。概况:1940 年下半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目的:为振奋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争取形势好转评价: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