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电磁振荡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 LC 回路的构成和振荡电流的概念.了解电容器的充电、放电作用及电感阻碍电流变化的作用.2).会分析振荡电流变化过程中,电场能和磁场能的相互转化的规律,并会分析振荡电流在一个周期变化过程中,电容器上电荷的变化情况及电感线圈中电流的大小和方向的变化情况.3).知道 LC 回路的地周期和频率公式.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 LC 回路演示实验的观察,明确 LC 回路产生振荡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在作周期性变化。2)通过对振荡电流演示实验的观察,明白 LC 回路里产生的振荡电流是按正弦或余弦规律变化的3)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电磁振荡等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比推理能力,以及理解和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经历“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乐于表达的习惯和虚心好学、团结协作的学习态度。2) 通过观察两个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尊重事实、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分析]LC 回路产生电磁振荡, 分析重点应放在电场能和磁场能的转化上;其次要明确转化条件是电感线圈自感作用和电容器的充放电作用,可借助单摆振动类比,形容电磁振荡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教具]LC 振荡电路演示仪、课件教学过程课题的引入在我们乘飞机旅行时,空中小姐请我们系上安全带的同时,会特别强调:为了您和飞机的安全,请把手机、手提电脑关闭,这是为什么呢? (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这是因为手机发射的电磁波会对飞机的雷达系统、导航系统形成干扰,使这些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实际上,无线电广播、电视、人造卫星、导弹、宇宙飞船等,传递信息和跟地面的联系都要利用电磁波.现代社会的各个部门,几乎都离不开“电磁波”,可以说“电”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电磁波”就是现代文明的神经中枢,或者叫现代化的代名词.那么,电磁波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就要从电磁振荡开始学习.演示实验(观察演示实验:LC 回路和电磁振荡现象)介绍仪器装置,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电容 C、电感 L、电流表 G、电池组。(投影) 电路图(定义)由电感线圈和电容器组成的电路我们称之为 LC 振荡电路。(演示实验)接着把开关扳到电池组一边,给电容器充电,稍后把它扳到 a 端,让电容器放电(学生观察实验后描述实验现象) (定义)LC 振荡电路产生的电流称为振荡电流(比较)在力学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简谐振动的知识,要使振动系统能产生振动,仅有系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