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第二节 火山上的短暂稳定素材国际联盟建立的背景 国际组织的建立是人类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日益国际化的结果。人类历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邮政、电报的发达,以往彼此隔离的国家和地区之间有了加强联系的必要和可能,于是人类的整个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开始出现国际化的倾向。这种倾向在帝国主义阶段表现得更加明显。与这种国际化倾向的发展相伴随的是各种多边性国际问题的增多,这样就导致了各种多边性国际会议的频繁举行和世界历史上最初的一批国际组织的诞生。一般说来,早期出现的这批国际组织基本上是以解决经济、技术、社会等方面的某些问题为宗旨的民间组织。至于政治性的国际组织则出现得比较晚。到 20 世纪初期,国际组织的发展更快了,从 1840~1914 年总共建立了大约 500 个国际组织,而 1910~1914 年的短短几年间就建立了 212 个国际组织,其中 192个是非政府间的,20 个是政府间的。从 19 世纪初国际组织开始出现起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这是国际组织的初期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国际组织的职权范围比较狭隘,参加者也较少,然而这类组织的出现却标志着国际关系中一种新的组织形式的出现,它为国际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组织基础,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可以这样讲,没有早期的国际组织,就不可能有后来的国联。 国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各种国际组织广泛发展的结果,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直接产物。第一次世界大战既是世界的大分裂,也是世界的大合作。为了在激烈的流血冲突中取得胜利,交战双方都加强了本集团内部的联合行动。战时的这种联合也就为战后的组织奠定了心理基础。它们似乎已证明:有效的国际合作不一定需要创立一个国内政府发号施令的权威组织,只须各国代表聚集一起,互相交换意见,在尊重各自立场的基础上协调彼此的政策即可。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它自己的特殊方式进一步加强了国际关系中早已存在的向心倾向。 更为重要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还为国联的建立准备了舆论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到那时为止世界上流血最多,代价最大的一场恶战。在短短四年多的战争中,战死的人数是1790~1913 年这 123 年间所有的大战争中战死的总数的两倍多。至于经济上的损失,更是难以计数。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它也深深地教育了各国人民。于是,各国人民的反战运动越来越高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