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一、高考考点。1、理解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2、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理解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4、理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二、知识梳理。1、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基本含义(2)实践的特点①②③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2)(3)(4)3、真理的含义及其特点(1)真理的含义(2)真理的特点①②③4、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认识的特点①②③(2)认识特点的方法论要求:[总结][认识论]基本原理及方法论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 世界观原理: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方法论:实践和认识的辨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分析和解决重大的现实问题时,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与时俱进。反对教条主义地对待理论,反对思想僵化的观点;反对只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否定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也反对片面夸大认识的反作用,否定实践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及方法论:世界观原理: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不顾历史条件的变化,不顾过程的推移,真理也会变成谬误。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谬误往往是人们获得真理的一个必经环节,因此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谬误、克服谬误而发现真理和发展真理。所以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3、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及方法论:世界观原理:① 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在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 认识的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 认识的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方法论: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人的认识运动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波浪式、螺旋式的前进或上升。因此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