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一、高考考点1.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2.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分析、解决问题:3.运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分析、解决问题4.了解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5.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根本目的6.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7.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二、知识梳理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二者的含义社会存在是指社会意识是指 (2)二者的关系(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① 两者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结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5)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2)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根本目的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对人民群众含义的理解。人民群众是指在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包括: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算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2)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① 人民群众是② 人民群众是③ 人民群众是(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2、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例题精析】1.《现代汉语词曲》2002 年增补本在 1996 年修订本的基础上增补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蓝牙”、“克隆”等新词新义 1200 余条。这表明(A) A.社会存在的变化会在社会意识中反映出来 B.社会存在的发展推动社会意识的同步发展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2.我国改革开放 30 年来,随着经济政治的变化发展,人们的人才观念、就业观念、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表明(B) A. 人的思想观念决定社会的发展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3 .创业创新创优是新时期江苏精神的核心内涵。弘扬“三创”精神,推进“两个率先”,体现了A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4.“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这是千百...